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原理
荧光素底物在荧光素酶作用下会发光,且光强度能反应荧光素酶的蛋白表达量。而荧光素酶的蛋白表达量,又和启动子活性、mRNA的稳定性及翻译效率等有关。利用这个特点,将待测启动子、UTR等序列与荧光素酶ORF框融合表达,再检测其发光强度,就能判断这些序列对蛋白表达的影响。这就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一般会同时转染一个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质粒作为内参,所以叫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流程

图一:启动子活性分析示意图

图二:启动子和转录因子互作分析示意图
应用领域

双荧光素酶技术实验应用背景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通常以萤火虫荧光素酶为报告基因,以海肾荧光素酶为内参基因。所构成的报告系统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广、应用灵活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基因调控、非编码RNA靶向互作等研究领域。
辉骏生物根据以下两种应用制定不同的实验方案,可针对客户情况提出合适的建议>>
1. 检测启动子活性;
2. 检测转录因子与目标启动子的相互作用。
双荧光素酶检测启动子活性研究案例—客户文章解析

P300/YY1/miR-500A-5p/HDAC2信号轴调节结直肠癌癌细胞增殖
研究背景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癌症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复发率和转移率较高。阐明CRC发生和转移的机制将有助于寻找新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和开发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发现了一些参与结直肠癌形成和发展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然而,包括microRNA(MiRNA)在内的非编码RNA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仍需进一步研究。
研究路线
细胞和临床样本分析显示miR-500a-5p在CRC中低表达且与其恶行发展有关
荧光素酶等实验证明介导CRC细胞增殖的HDAC2是mR-500a-5p靶标
荧光素酶和ChIP-qPCR等实验证明YY1可以结合miR-500a-5p启动子并负调控其表达
Co-IP、ChIP等实验表明miR-500a-5p水平还受到YY1/P300HDAC2复合体的调控
小鼠模型实验确定miR-500a-5p表达可显著抑制胂瘤发展
研究结论
本研究确定miR-500a-5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下调,miR-500a-5p水平受到YY1/p300/HDAC2转录复合体的协同调控。此外,miR-500a-5p还通过直接结合HDAC2的3’UTR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客户文献
Tang W.W. et al: The p300/YY1/miR-500a-5p/HDAC2 signalling axis regulates cell proliferation in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IF=12.121.
辉骏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