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抗体(Nanobody,Nb)是一类源自骆驼科动物(如骆驼、羊驼)的单域抗体片段,核心特征是仅由重链可变区(VHH)构成,无轻链结构。关键特点包括:
(1)分子量极小:仅15 kDa,约为传统抗体的1/10;
(2)特异性强:抗原结合位点与传统抗体相当,能精准识别目标分子(如蛋白、抗原表位);
(3)稳定性高:耐酸碱、耐高温、抗蛋白酶降解,在复杂环境(如生物样本、工业反应体系)中仍能保持活性;
(4)易生产与改造:可通过基因工程在细胞中大量表达。

磁珠是一种具有超顺磁性的微小球体,由磁性内核(通常为铁的衍生物)、生物相容性外壳以及表面偶联的各种功能配体组成。这种独特结构使磁珠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表现出弱磁性,便于快速吸附分离,而撤去磁场后自身就不再带有磁性,可轻松重悬分散。
将纳米抗体(分子量小、特异性强)偶联到磁性微球表面形成的复合物,主要用于靶向捕获、分离生物样本中的特定分子(如蛋白、抗原)。

(1)免疫沉淀 (IP):免疫共沉淀(CoIP)、RNA结合蛋白免疫共沉淀(R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捕获样本中与目标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或核酸复合物,研究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2)蛋白纯化:从复杂样本中特异性捕获目标蛋白(如酶、抗原、重组蛋白);
(3)外泌体分离:靶向结合外泌体表面标志物 (CD63、CD81等),从复杂样本中捕获外泌体;
(4)细胞分离:靶向结合某些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标志物 (如CD分子、肿瘤抗原),分离标记的细胞。
(1)纳米抗体分子量小、且常用种属(小鼠、兔、大鼠、羊等)的二抗无法识别,因此纳米抗体磁珠可以完全避免IP时的抗体轻重链污染问题;


(2)纳米抗体与磁珠的结合效率更高,亲和力和特异性更强;

(3)稳定性好(耐酸碱/高温),分别在4℃和40℃的情况下保存7天后进行检测,IP效果不会受明显的影响。

相比传统抗体磁珠更少,但仍可能存在。减少方法:①优化洗涤液的离子强度(如调整NaCl浓度);②控制孵育时间和温度(避免过度结合);③减少蛋白的量或降低蛋白浓度。
无需复杂仪器,只需搭配磁性分离架(或磁力搅拌器)——将反应后的磁珠溶液置于磁场中,磁珠会被吸附到管壁,倒掉上清即可完成“捕获-分离”,操作简单。
低速离心不会损坏,但高速可能导致磁珠聚团。建议转速≤800 g,离心时间1-2 min,仅在需要快速收集磁珠时使用(优先推荐用磁性分离架,避免离心对磁珠的潜在影响)。
低浓度EDTA(如≤5 mM)通常无影响,若浓度过高(如>10 mM),可能会影响磁珠稳定性或纳米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效率,建议提前用透析或稀释方式降低EDTA浓度。
Q4 实验中发现磁珠出现聚团,是什么原因?该怎么处理?
常见原因包括冷冻、干燥、结合蛋白过量或缓冲液离子强度异常。 处理方法:①若未完全聚团,可加入少量缓冲液,轻轻吹打至分散;②减少蛋白加入量或进行适量稀释;③若聚团严重,建议更换新的磁珠,避免影响结合效率。
Q5 延长磁珠与样本的孵育时间,会提高结合效率吗?
延长时间可能会提高结合效率,但是也有可能增加非特异性吸附。 若样本中目标蛋白丰度极低,可延长到4 h至过夜,但需同时增加洗涤次数,减少杂蛋白吸附;延长至4小时以上时,需预实验验证结合效率与非特异性吸附的平衡。
(1)4℃冷藏储存,避免冷冻,避免磁珠聚团; (2)确保保存液没过磁珠,避免磁珠上的抗体暴露在空气中而失活;每次取用后尽快密封放回冰箱,避免长期室温放置或保存液挥发。
辉骏生物生产的纳米抗体磁珠在出厂前均做过稳定性测试,37℃烘箱中放置7天,不影响磁珠效果,所以物流或短期室温放置不影响使用,常规保存需放置4℃冰箱,但应避免冷冻。
低浓度EDTA(如≤5 mM)通常无影响,若浓度过高(如>10 mM),可能会影响磁珠稳定性或纳米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效率,建议提前用透析或稀释方式降低EDTA浓度。
Q4 实验中发现磁珠出现聚团,是什么原因?该怎么处理?
正常储存和使用下,脱落率极低(因为其为共价键偶联结合)。验证方法:①取少量磁珠溶液离心,检测上清中是否有游离抗体(如用ELISA、SDS-PAGE);②多次洗涤后,测试磁珠的结合效率是否下降。
货号 | 产品名称 |
FI8201 | |
FI8202 | |
FI8203 | |
FI8204 | ChainFree® Anti-Myc纳米抗体磁珠 |
FI8205 | |
FI8206 |


上一篇:暂无
©2011-2025 广州辉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RNA pull down DNA pull down GST pull down CoIP LC-MS/MS TAP-MS 抗体测序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156356号 | 网站地图